项目名称:时间-印记
学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小组成员:邢腾、刘晓阳
设计简要说明:
场地历经十年的拆迁,已经面目全非,开发商也期望与将场地变为又一个新的居民区。然而这样的设计相当生硬,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加巧妙地手段,将公园融入到场地的设计之中, 这样不仅为本社区提供了中庭般的活动空间,也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的印记。
时间是这个设计的关键因素,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场地被开发商拆掉之后仍然能够让人们有所怀念。因此我们寻找到了场地的树木,这些树木随着季节的变化开花落叶,使人们感受到了时间在身边流失。我们着重营造一个空间,得以让人们去观察树木,感受时光。而在博物馆主体建筑中,围绕中心而展开的回忆空间则有玻璃连廊环绕,不仅展示着场地仅存的残垣断壁,也将友人的目光集中于中央的树丛。同时建筑的使用方式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一天当中,博物馆内的景观在四季之间的变化也会给建筑带来不同的氛围。
与传统的博物馆不同的是,这个博物馆更注重其对于社区的价值,我们期望博物馆能够面向周围社区中的各个人群开放。景观坡地上设置的不同功能最大限度的将回忆性质的博物馆与日常的居民活动融合在一起,共同构筑出平和的建筑氛围。我们为各种社区居民设计了多种流线,使得多个功能有各自出入口,且通向环形展厅。灵活的空间布局让人们更自由对于建筑和景观进行探索,激发人们之间交往的活力;而围绕中间的树丛组织起主要展览区域作为新的社区文化中心,培养起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场地两侧建设居民区所挖出的土壤回填至博物馆用地之中,使得走廊以及树木都如同烙印一般留在场地之中。根据周围居民需求重整地形之后,将博物馆的主题建筑建设在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群之中,最终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同时,我们考虑了博物馆特殊的采光需求,覆土植被的可行性,景观公园与博物馆内游客之间的环境需求,和不同展品的共融。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巧妙地变化为了观景,建筑的最大价值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看四季变化感受时光变迁的容器,提醒着人们,时光匆匆,我们人类的文明都在随着时间向前发展,这才是历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